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皮海洲:判斷IPO新政取得成功有些為時尚早

雖然距IPO新政正式發佈過去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新政第一股”浙江美大發行上市以來更是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深交所還是早早地肯定了IPO新政的成功,稱IPO新政取得了四點積極成果:一是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認購的積極性提高,在新股定價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二是新股定價水準漸趨合理,高市盈率、高發行價以及超募資金過多的現象有所緩解;三是新股上市首日開盤收盤價格變動幅度顯著降低,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四是新股上市後,機構投資者賣出新股及買入新股的比例略有提高。

  上述四點確實是IPO新政以來新股發行出現的積極變化,但在筆者看來,就此判斷IPO新政取得成功有些為時尚早。

  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認購的積極性提高,這本身就是IPO制度設計的一個環節。因為IPO新政不僅取消了網下配售股份3個月的鎖定期,而且還將新股發行份額的50%向網下詢價機構配售。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以向機構投資者進行利益輸送的方式來調動詢價機構參與網下配售的熱情,以確保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既然有利益,詢價機構當然就會積極參與,這沒有什麼可意外的。而且,由於網下配售股份沒有了鎖定期,上市首日就可以進行拋售,因此新股上市後,機構投資者賣出新股及買入新股比例的提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加之新股上市首日詢價機構的網下配售股份就可以大量拋售,因此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自然也會下降。更何況目前股市行情低迷,新股上市後價格變動幅度顯著降低也是很正常的。

  至於說IPO新政實施以來新股定價水準漸趨合理,這同樣不能令人信服。深交所方面認為,改革後發行的18只新股發行市盈率平均為30.61倍,顯著低於改革前;改革後每只新股平均超募資金為1.34億元,較改革前的2.17億元下降了38%。但筆者以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與股市行情的持續低迷有關。如果不是實行所謂的市場化發股,或許按目前的低迷行情,IPO早就被叫停了。而在IPO新政之下,不僅IPO沒有叫停,而且新股還是在大量發行,甚至以30.61倍的市盈率發行,這對投資者來說顯然不是什麼福音。而且,30.61倍的發行市盈率並不低,已遠遠超過了當前二級市場的市盈率水準,新股發行價格也遠遠超過了二級市場的價格,這種價格上的倒掛本身就是畸形的,是IPO新政對新股高價發行的一種縱容。從這個角度看,IPO新政不僅難言成功,甚至偏離了正確發展的軌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