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散文家韓治群談《楓橋夜泊》--開封尉氏縣訪友之四

散文家韓治群談《楓橋夜泊》——開封尉氏縣訪友之四

散文家韓治群談《楓橋夜泊》
——開封尉氏縣訪友之四
     我在開封尉氏縣朋友那裏共住了三天,第二天,我隨朋友去了他們學校,因為下午第三節,他有一節課,這堂課的內容是《楓橋夜泊》。
    朋友去上課的時候,我在他辦公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楓橋夜泊》新解質疑,其中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楓橋夜泊》新解質疑中作者劉金提到了“詩中有我”。意思是說讀詩時要將自己的靈魂融入到詩的意境中去,讀詩離不開主觀感情,離不開形象化的思索,離不開對美的追求。詩中若無我,再美的詩也讀不到美,悟不到情。
    讀詩如此,讀文也是如此。一旦文中有我,便會成為一個快樂的讀書人,便會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人到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書生”,宋代的那位卓越的文人對書的熱愛已經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已經是“晨昏優樂每相親”。至於那位“饑以食之,渴以飲之”的文人,對書的熱愛更是一般人所能比擬,可見他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書本之中,拋卻了官員功名利祿之心,忘卻了浮沉榮辱之事,已於作者化為一體。倘若文中無我,即使是千古名篇,也讀不出內在的品位,感受不到文化的力量。
    讀文如此,觀景也是如此。站在古城開封的街頭,有人只看到了古城破破爛爛的城牆,只看到了古城的狹窄與破敗,然而有人卻看到了古城濃厚的歷史文化,領略到了當年繁華的大宋風情。站在開封尉氏縣城阮籍嘯臺,有人看到的僅僅是一堆黃土,有人卻看到了豪邁與灑脫。走進千年古?相國寺,有人只看到了一尊尊泥像,別無所獲,有人卻看到了他的優美與生動,看到了他的深厚與蒼傷。倘若景中無我,無論多麼優美的風景,也看不出他的千種氣象、萬般風情。
    觀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有的人整日戴著虛偽的面具,浪跡於這個花樣世界,埋下的是一顆假種子,註定到頭來依然兩手空空。有的人待人真誠,善解人意,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種下的是一顆金子般的心,收穫的必定是真情與友誼。倘若人中無我,即使再善良的人,再優秀的品格,也看不到人格的光輝,也看不出友情的璀璨!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亮沉落了,秋霜彌漫高天,一片靜,只有烏鴉在啼叫,江邊的楓葉若隱若現,江中漁火點點,照著我的愁,我怎能安眠。聽,夜半時分,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悠揚鏗鏘,悠悠傳到我的小船”。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準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裏,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鐘,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準,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這是多麼美好景象呀!
    朋友下課後,我還在深深地思索之中。
    晚上,我們一起來到尉氏縣的一個夜市吃飯,一杯酒下肚後,我們便又侃了起來。
    十年了,十年間,我們有的同學已經成為了政府的官員,有的同學已經成為了老闆,有的卻還在為生活而奔波......
    我想,生活的可貴之處在於領略,在於發現,在於欣賞,即使是有權勢的官員,即使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如果沒有發現美的眼睛,仍然得不到幸福。
   我的尉氏縣的老同學,就很快樂,即使家庭收入僅五萬元左右,卻能安心安然,自得其樂。
返回列表